索 引 號: | 11640122010103337R/2023-00022 | 效力狀態: | 有效 |
---|---|---|---|
發布機構: | 賀蘭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3-02-02 |
責任部門: | 賀蘭縣衛生健康局 | 發布日期: | 2023-02-02 |
各相關單位:
《賀蘭縣全面建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保障機制實施方案》已經縣人民政府第32次常務會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抓好貫徹落實。
賀蘭縣人民政府??? ???
2023年1月29日 ??????
(此件公開發布)
賀蘭縣全面建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
保障機制實施方案
為加快賀蘭縣社區衛生事業發展,處置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保障城鎮居民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需要,建立良好的社區衛生服務運行和政府保障機制,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堅持政府主導的原則,保障社區衛生服務的公益性質,建立全縣統一規范的社區衛生服務管理體制機制,指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合理配置人力資源,保證功能發揮,提高運行效率,加快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從而改善居民健康狀況。
二、實施原則
(一)統一規范。建立全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技術操作規范、執行標準和績效考核評價方案等內容,向社會公示接受監督,讓全縣居民均能享受到平等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二)科學合理。全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評審考核校驗、績效考核及第三方居民滿意度評估方案均符合衛生經濟學和衛生統計學標準,充分征求衛生管理學專家、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和居民代表等相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建立科學、公平、合理的管理運行機制。
(三)權責一致。明晰政府、服務機構、居民三方在經費核撥、提供和享受社區衛生服務過程中的責任和權利,確?;踞t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有效開展。
(四)強化監管。建立社區居民參與服務監管的長效機制,保障社區居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建立政府與服務供需雙方間以及社會各方的有效監督機制,保障居民切實受益。
(五)激勵發展。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落實職稱晉升和職業發展等保障機制,吸引優秀人才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推動基層衛生工作的良性發展。
三、目標任務
(一)建立政府對社區衛生服務投入的長效機制,總結開展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方法、路徑、標準及模式。
(二)規范全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全縣統一規范的機構建設、準入退出、項目規范和績效考核標準,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
(三)建立以政府和公立醫院托管為主體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政府和公立醫院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不得低于總數的80%。
(四)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才培養,在專業技術人員職稱上適當放寬評聘條件。到2025年,達到每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均有經過規范化培訓合格的全科醫師、健康管理師、中醫醫師和公共衛生醫師。
四、實施范圍
縣城轄區內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均可參照執行。
五、保障機制及標準
(一)隊伍保障。按照每萬人口8-10名配備工作人員,社區衛生服務站按至少8名人員配備,其中至少2名專職全科醫師,1名健康管理師,1名專職中醫醫師和1名公衛醫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40名人員配備,其中至少5名專職全科醫師,2名健康管理師,3名專職中醫醫師和3名公共衛生醫師。新增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人員統一納入財政保障范圍。
(二)經費保障。一是運行經費由縣財政予以保障,主要用于保障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日常運轉所需費用,包括水費、電費、暖氣費、物業費、網絡服務等經費支出,根據實際運行情況測算,按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年30萬元、社區衛生服務站每年5萬元進行預算安排,年初一次性下撥。二是在編人員待遇執行編制所在醫療機構的標準。非在編人員人力成本經費主要用于穩定基層隊伍,確?;鶎有l生可持續發展,人力成本經費保障標準按照上一年度縣級公立醫療機構的平均工資上浮15%為標準進行預算安排(不含基本公共衛生補償經費)。年初預算,60%作為基本工資,包括基本工資、五險一金等基礎性待遇,按月發放,縣財政根據財政實際情況予以保障,不足部分自行解決;40%作為績效獎勵性工資,根據考核情況由基本公共衛生經費保障。
(三)陣地保障。社區衛生服務站每1萬-2萬人配置1所,面積不低于340平方米;每3萬-10萬人配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所,面積不低于3000平方米。社區衛生服務站要與社區居委會配套設置,同安排、同部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用地、基礎設施建設、裝飾裝修、維修改造、設備配置均由縣財政保障。
六、社區衛生工作內容
(一)基本醫療服務。按照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衛婦社發〔2006〕239號)要求,為轄區居民(含流動人口)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包括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護理和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治療,社區現場應急救護,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醫療服務,轉診服務,康復醫療服務及中醫適宜技術等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適宜醫療服務。
(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按照銀川市衛健委年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為轄區居民(含流動人口)免費提供12大類52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及劃轉服務項目,主要包括: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和二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衛生監督協管和中醫藥服務,地方病、職業衛生、結核病、艾滋病等項目。
(三)上級主管部門和轄區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七、實施步驟
(一)政策制定階段(2023年1-3月)
衛健局牽頭制定相關工作實施方案,各相關部門根據職責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保障此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貫徹落實階段(2023年4-12月)
全面落實財政保障社區衛生工作,2023年落實現有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經費及工作運行經費,遷建或改造馬家寨社區衛生服務站,新建朔方、和平、迎賓、天鵝湖社區衛生服務站。自本方案印發之日起,社區衛生服務站和社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運行,并不斷總結優化方案,確保社區衛生有合適的陣地、穩定的人才隊伍,服務水平和能力不斷提升。
(三)總結評估階段(2023年12月)
衛健局、財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等部門要定期對社區衛生服務用地、用房、人才隊伍、經費保障及使用等方面進行全面督查。定期召開賀蘭縣全面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保障機制工作會議,總結工作經驗,解決存在問題,推進社區衛生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八、實施要求
(一)組織管理與職責分工。成立政府全面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保障機制工作領導小組(詳見附件)和考評專家組,領導小組負責此項工作的組織協調,制定財政保障社區衛生服務的操作程序,具體組織實施各項工作;考評專家組由衛健局、財政局相關專業人員評估組組成,必要時可以邀請第三方參與評估,負責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進行考核、技術指導和第三方測評。衛健局負責牽頭組織制定保障社區衛生服務的技術規范和績效考核標準并組織實施,負責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日常監管。自然資源局負責保障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用地、規劃等事宜。人社局負責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人員核定、工資核定、編制備案、人員招聘的指導等相關工作。財政局負責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經費、人員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聯合衛健局做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績效考核和評估,指導基層衛生服務機構財務管理。醫保局負責對醫療保險政策的調整和優化,聯合衛健局推進分級診療工作的實施。
(二)建立完善的監控機制。完善財政保障社區衛生服務契約制度,對服務的全過程,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以及服務供需方、經費支付方相互制約的監督機制,形成內部監督、財政監督以及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監督體系。必須遵循??顚S?、專賬核算的原則。財政局、衛健局要成立內審機構,嚴格按照現行財經制度的要求進行管理。對資金的監管要堅持事后監督與事前防范并重,做到程序規范透明、資金安全高效。依照服務合同,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療服務數量、質量和效果及成本進行監管,對第三方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及社區居民滿意度等情況定期公示。
(三)創新運行模式,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能力。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通過與醫療機構建立“一體化”管理、醫療技術聯合體(醫共體)和對口支援機制,形成轉診綠色通道,切實提高醫療資源總體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服務能力。從文件下發之日起,凡是新建、購買、租賃場地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及以前由公立醫院舉辦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原則上由健康總院統一管理,建立“醫院-中心-站”一體化管理模式,實行行政、業務、財務、藥械人員和績效“六統一”管理。??漆t師、醫技實行上下輪崗交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舉辦醫院工作人員執行同級別同待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到上級進修、培訓,實行計劃、業務、實施、信息、檢查、考核的“六統一”管理。
(四)實施現代管理,規范社區衛生機構運行。一是完善制度。根據國家、自治區、銀川市的有關規定,按照管理精細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要求,建立財政保障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實施、管理、監督、考核等管理制度,并定期向社會公布,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運行。二是實行合同備案制管理。社區衛生管理機構與公立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簽訂《政府委托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合同》后建立服務協議關系,明確服務范圍和內容、驗收標準和方式、資金支付、違約責任等。服務合同一般每三年簽訂一次,根據協議內容每年組織績效考核。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聘用人員實行備案制管理,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在崗位設置、收入分配、職稱評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對所有人員待遇統籌考慮,穩定社區衛生人員隊伍。三是建立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對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按規定向社區居民提供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數量、質量和居民滿意度情況進行考核。加大第三方考核力度,考核結果作為確定核撥經費的主要依據。對未完成約定任務的機構,尤其公共衛生工作弄虛作假,終止其服務合同并責令其退出;社區衛生管理中心直管或醫院舉辦的,更換負責人。對違反財經紀律等違規、違法行為者,一經查實,隨時終止合同,取消其服務資格,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五)擴展業務范圍,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加強慢性病管理。將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管理下沉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執行取消藥品加成政策,適當拉開二級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門診和住院報銷比例,讓慢性病患者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得到健康指導,方便群眾看病就醫。
附件:賀蘭縣政府全面建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保障機制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附件:
賀蘭縣政府全面建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
保障機制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杜 ?鈞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周 ?勇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
????????辛利華 ?縣衛健局局長
成 ?員:王天登 ?縣委組織部副部長
????????李正忠 ?縣委編辦主任
????????哈霜瑩 ?縣發改局局長
????????桂韶華 ?縣財政局局長
????????吳靜波 ?縣自然資源局局長
????????池海霞 ?縣人社局局長
????????劉德彬 ?縣住建局局長
????????張新林 ?縣民政局局長
????????朱 ?瑩 ?縣醫保局局長
????????馬曉東 ?富興街街道辦主任
????????謝靈冬 ?縣衛健局副局長 ???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衛健局,由謝靈冬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負責對政府保障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進行指導,研究制定社區衛生服務保障相關工作措施,協調解決社區衛生服務保障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并對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進行督促檢查。成員實現席位制,遇人事變更,自動更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