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工業園區黨工委,縣委各部委,政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各鄉鎮場(街道)、縣屬各企事業單位、駐縣區市屬各單位黨委(黨組、黨工委、總支、支部):
現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賀蘭段)建設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賀蘭縣委辦公室????????
賀蘭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2022年12月19日?????????
(此件公開發布)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賀蘭段)建設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城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寧夏段)建設保護規劃》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銀川段)建設實施方案》(銀黨辦〔2022〕97號)有關要求,扎實推進賀蘭縣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F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保護長城文物和文化遺產、深入挖掘長城價值內涵為目標,深入挖掘長城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景觀價值,推動長城文化與時代元素相結合,為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縣建設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二、總體安排
(一)建設范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賀蘭段)主要涉及洪廣鎮境內賀蘭山東麓具備長城特征的防御體系,包括但不限于烽火臺、土墻、敵臺、山險等古代軍事防御設施。
(二)建設內容。根據長城文物和文化資源的整體布局、稟賦差異及周邊人居環境、自然條件等情況,結合全縣國土空間規劃,重點建設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4類主體功能區。(1)管控保護區??h內賀蘭山東麓明長城設施,對賀蘭山巖畫的長城賀蘭段、附屬設施及周邊環境實施嚴格保護和管控,對瀕危文物實施封閉管理。(2)主題展示區。依托森林公園、賀蘭山巖畫,匯集形成長城文化載體密集地帶,整體保護利用和系統開發提升。依托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文化旅游長廊賀蘭段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在管控保護區及周邊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相對便利區域,規劃建設主題展示區,開展參觀游覽、文化體驗等。(3)文旅融合區。結合賀蘭山自然景觀及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文化旅游廊道資源,由主題展示區及周邊就近的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現代文旅優質資源組成,重點利用長城文物和文化資源外溢輻射帶動效應,建設長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4)傳統利用區。對涉及城鄉居民和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的傳統生活生產區域,合理保存傳統文化生態,適度發展文化旅游、特色生態產業,適當控制生產經營活動。
(三)建設目標。利用3年左右時間,到2025年底按照《賀蘭縣文化旅游“十四五”發展規劃》的“一核四鎮六組團”空間布局,規劃部署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實施長城文物保護修繕,逐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形成寧夏賀蘭長城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展示推廣工作體系。
三、主要任務
(一)編制建設保護規劃。對全縣文物和文化資源進行系統摸底,重點圍繞明長城(古遺址、國家級文物)、插旗口鹿盤寺圓形烽火臺(古遺址,縣級文物)及蘇峪口三清觀南烽火臺/北烽火臺等11處烽火臺(古遺址、尚未核定)結合長城保護規劃和全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賀蘭縣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賀蘭段)建設保護專項規劃。
牽頭單位:文旅局
責任單位:發改局、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賀蘭分局、財政局、各鄉鎮場
(二)提升研究發掘能力。加強與區內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機構聯系,成立長城文化研究挖掘專家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審議長城(賀蘭段)保護挖掘重要政策、重大項目,主動參與重大課題研究。加強長城歷史研究,整合挖掘地方志、民間傳說等素材,全面梳理縣域內長城文化相關的重大事件、重要任務、經典故事,編纂系列叢書,形成一批易懂易普及、學術價值高的文化歷史藝術科研成果。
牽頭單位:縣委宣傳部、文旅局
責任單位:文聯、財政局、檔案館、各鄉鎮場
(三)加大保護傳承力度。堅持保護優先,積極爭取項目,加快實施明長城白頭溝烽火臺、麻黃墩烽火臺、洪廣營城址等保護修繕工程。完善長城保護普查機制,做好長城保護“四有”基礎工作,實現全覆蓋。加強長城區域保護督查檢查工作,建立跨行業長城保護協作機制,組建長城保護員隊伍,確保長城文物安全。創新巡查監管方法,運用無人機、電子監控等科技手段,對長城本體、周邊景觀、生態環境監測,切實筑牢長城保護屏障。
牽頭單位:文旅局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賀蘭分局、公安局、應急管理局、各鄉鎮場
(四)完善環境配套設施。著力構建生態環境安全體系,加強賀蘭山東麓泄洪溝治理項目,消除洪水對長城遺址的威脅。積極申報明長城賀蘭段環境整治項目,依法改造拆除與遺址環境不協調的人為建筑,讓長城周邊環境衛生更加優美。依托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文化旅游長廊賀蘭段基礎設施提升項目,提升公共服務和配套設施水平,完善長城旅游路網交通體系,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牽頭單位:文旅局
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賀蘭分局、交通運輸局、農業農村局、水務局、財政局、洪廣鎮
(五)改進“活化”利用方式。緊密依托賀蘭山巖畫、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文化旅游長廊等文物文化資源,推出環游賀蘭山、活字印刷、巖畫拓印、考古體驗等主題文物旅游項目,形成自駕觀光、體驗采摘等特色項目,推動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加強與區市文藝院團交流合作,建立交流聯動機制,廣泛開展歷史采風活動,推出一批彰顯賀蘭文物時代價值為主題的優秀文藝作品。加強演藝團體與文保單位、博物館、文物景區的合作,創造以長城為背景的演出,開展駐場演出和巡演活動,讓長城精神煥發時代光芒。在全縣博物館和部分全國、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立長城創意產品開發工作室、雙創空間等創研孵化基地。在旅游景區、博物館推出文創產品體驗展柜,豐富展示銷售手段,提升產品轉化效率。
牽頭單位:文旅局
責任單位:文聯、財政局、農業農村局、商務投資促進局、洪廣鎮
(六)創新數字文物服務。分類梳理縣域內長城及周邊文物遺址、經典景區,形成重點文保單位三維立體模型數據和文化旅游資源基礎信息數據庫,打造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數字博物館并開展常態化服務,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長城資源存儲服務體系。推動智慧旅游建設,逐步實現重要文化遺產點段、文化旅游景區等重點公共區域5G網絡全覆蓋。在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賀蘭山巖畫等長城主要文物、文化遺址設置講解二維碼,實現掃碼閱讀。建設并利用全域旅游大數據分析系統,開展長城代表性文化遺產數字資源采集,展示長城及相關文物數字化水平。
牽頭單位:文旅局
責任單位:網信辦、發改局、科協、財政局、科技局、各鄉鎮場
(七)豐富宣傳推廣手段。開展多種形式的長城文化旅游品牌塑造和推廣營銷活動,精心舉辦“一山一河”文化旅游節,擴大賀蘭長城文化影響力。依托世界博物館日、寧夏長城保護宣傳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深入社區、企業、景區、學校等地開展長城主題宣講、講座等主題活動。充分利用街道櫥窗、汽車站、公交站點等公益廣告資源,開展長城主題宣傳。統籌利用長城歷史遺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資源,建立研學游實踐體驗項目,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展研學實踐活動。
牽頭單位:縣委宣傳部、文旅局
責任單位:教體局、科協、科技局、富興街街道辦、各鄉鎮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縣人民政府縣長劉炳炳為組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芳、縣政府分管副縣長杜鈞為副組長,縣委宣傳部、文聯、發改局、自然資源局、文旅局、生態環境局、教體局、交通局、各鄉鎮場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賀蘭縣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文旅局。各有關部門、各鄉鎮場要高度重視,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構建權責統一、各司其職、協調配合的工作格局,統籌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賀蘭段)建設。
(二)加強政策保障。統籌利用發改、水務、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交通運輸等部門資源,積極爭取中央和自治區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h財政積極籌措資金,統籌安排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賀蘭段)專項建設經費。長城本體保護修繕工程項目按照項目實施需求研究安排配套資金。同時,文旅局、洪廣鎮要合理妥善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完善多元投入機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三)廣泛宣傳引導??h委宣傳部、文旅局、融媒體中心要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深入宣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意義、豐富內涵和進展成效。制作宣傳片,引導各類行業協會、公益組織和旅游景區、旅行社等單位,統籌利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多渠道開展宣傳,營造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濃厚氛圍。
(四)強化督查落實。加大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賀蘭段)建設的統一指導和統籌協調,精準把握目標任務,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高效推動公園建設工作??h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縣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定期對重大事項和重點工程進行檢查督導,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高效落實。